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山东 >

济青双核驱动联手铸就辉煌,山东中欧班列跑出发展新速度

时间:2024-06-25 07:06来源:未知 点击:

  5月31日,两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和青岛两地同时发出,装载卡车配件、轮胎、空调等出口货物,以铁海联运方式跨越里海,运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此次跨里海线路班列的顺利发出,也开启了山东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走廊建设的新篇章。

 

  6月7日上午,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缓缓发出,满载53车钢球、激光雕刻机等货物。这也是自2018年10月首发以来,开行的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齐鲁号钢铁驼队”迎来了重要里程碑。用时不足六年即跨入“万列俱乐部”,山东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山东中欧班列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道路。连续5年刷新开行纪录,年均增长40%以上,年度开行量突破2500列,一串串的数字叙说着山东中欧班列的发展史。不到六年的时间里,班列先后服务进出口企业2万余家,发送货物超84万标箱,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元,为山东打通了一条进出口贸易的新通道。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济南与青岛,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正借助济青双核驱动,以山东高速欧亚班列(济南)集结中心项目和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为引擎,为省内乃至全国的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支持。

 

  济青双核驱动迸发新动能

 

  车轮滚滚,新丝路上“钢铁驼队”如一群奔腾的野马,穿梭于“古道”之上,如同涌动的潮水无法阻挡。它们不仅是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连接文化的桥梁,让那曾经辉煌千年的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山东紧跟国家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全身心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山东中欧班列凭借高效、稳定、价优的运输服务,成功构建起一条东接日韩亚太、西连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全方位国际物流通道。这条通道不仅为山东乃至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捷的陆上桥梁,更为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这条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它们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是推动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每一次行驶,都在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幸福大道。

 

  “传统的海运时间长,且受风浪等影响容易延误。同时,由于回程货物不足,导致集装箱短缺等问题。而中欧班列的时效与海运相比有着明显优势,时间约为其1/4,成本只有空运的1/6到1/8。对企业来说,节省时间和减少运输成本是双重利好,有利于更好地打开市场,获得客户的青睐。”山东高速齐鲁号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耿磊说告诉记者,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其内陆港规划片区内的“齐鲁号”欧亚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物流枢纽。该项目集办公、仓储、堆场等功能于一体,为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项目的五大功能区设计,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区、进出口商品展销区等,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更为济南打造了内陆开放新高地、助力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已投产运营,二期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主体封顶,未来将为更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在山东另一端的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同样备受瞩目。该项目作为山东高速集团在上合新区的首个综合产业园区,是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项目将建设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等多个中心,形成“物流+贸易+金融”的班列生态圈。据悉,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仓储板块试运营,年底实现项目整体竣工。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高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济南成为我省首个年度开行突破1000列的城市,青岛班列开行量也突破了800列。今年1月至5月,青岛中欧班列开行346列,全年力争开行1000列。

 

  济青双城联动,不仅为山东乃至全国的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更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山东正逐步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力的支撑。随着这两个项目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有更多的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实现更加辉煌的“走出去”之路。

 

  “2+N+X”网络格局初步建成

 

  在全球贸易紧密交织的当下,山东中欧班列凭借其卓越的服务模式和高效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已成为连接各地的重要物流桥梁。近年来,山东中欧班列在优化网络布局、补强服务功能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点”到“线”再到“面”,山东中欧班列不断完善枢纽布局,形成了“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作为全省的两个核心龙头城市,济南、青岛充分发挥陆海统筹作用,推动了山东中欧班列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此外,山东中欧班列在临沂、烟台、淄博、潍坊等地建设二级节点,并通过开行鲁疆班列,在新疆建设中转基地。在中亚地区建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以及在塞尔维亚、德国、日本、韩国等地设立海外仓或办事处,逐步形成了以济南、青岛为双核,以临沂、烟台等为节点的“2+N+X”网络格局。这一网络格局的形成,不仅提高了班列的运营效率,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在优化网络布局的同时,山东中欧班列也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从初期的点对点运营向“门到门”服务的转变。在境内,山东中欧班列提供发运前端及回程分拨的一条龙服务;在境外,已初步建立起境外集疏运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去年底成立的哈萨克斯坦分公司,已稳步发展,累计开展境外服务1万余车。今年,山东高速集团还计划在中东欧、俄罗斯设立班列集结中心,以进一步提升境外服务能力。这些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山东中欧班列的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山东中欧班列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搭建沿线经贸紧密合作的繁荣之路,山东中欧班列不仅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了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还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互通、发展战略对接。

  

 

  此外,山东中欧班列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出了“上合快线”和“日韩陆海快线”等班列产品,为山东与上合组织国家及日韩等国的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这些班列产品的推出,不仅提升了山东中欧班列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助力“山东好品”走向世界

 

  山东中欧班列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模式”的新路子,从最开始的国际物流运输,发展到延伸物流链,融入产业链,再到拓展供应链,“经济通道”正逐步向“通道经济”转变。在全球贸易的紧密交融和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山东中欧班列凭借其精准的创新服务模式,成功构筑起国内外市场的桥梁,充分满足了市场对于高质量、多元化商品的需求。作为中欧班列的新晋力量,山东中欧班列在短短不到六年的时间里,迅速跃升至万列行列,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不仅得益于对其他平台的先进经验借鉴,更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导向和优质的服务模式。

 

  在优化服务模式的道路上,山东中欧班列不仅聚焦班列业务的拓展,更致力于模式业态的创新。通过精准化、定制化的服务,山东中欧班列成功为“山东好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支撑。家电专列、轮胎专列、化工专列、商品车专列以及冷链、跨境电商等特色班列的推出,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在融入上下游产业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特色班列的常态化运营,不仅提升了市场采购专列和运贸一体化专列的效率,更加强了山东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山东中欧班列在拓宽供应链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通过搭建“齐鲁号”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山东中欧班列实现了多元化发展。针对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山东中欧班列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累计帮助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超1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此外,依托山东高速林产物流园,山东中欧班列通过搭建运贸一体化服务平台,使临沂市运贸一体化专列运营日益稳定,并在济南、青岛等地同步推进。

 

  在民生服务方面,山东中欧班列更是下足了功夫。为满足山东民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需求,山东中欧班列推出了“齐鲁号·全球购”民生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德国啤酒、意大利牛肉、法国葡萄酒等优质商品得以顺利进入山东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升了消费体验。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山东中欧班列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便实现了从起步到“万列俱乐部”的跨越式发展。这不仅体现了山东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创新精神,也彰显了山东在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担当。(济南日报 记者: 戴升宝)


(责任编辑:吴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