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泰安 >

泰安践行城市内涵式发展正当时

时间:2025-07-31 08:10来源:未知 点击:

  编者按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作出新部署新要求,提出“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何为城市内涵式发展?从哪些维度看待其要义?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目前,泰安一场关于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变革正如火如荼,有实践有探索,有创新有启发。

 

  七月的风掠过泰山脚下,广生泉的木香枝繁叶茂、随风摇曳;青年路上的梧桐撑起绿荫;长城路月季大道上,花香裹着晨露扑面而来;擂鼓石大街上的花海随风起伏……每个游园、每条道路都散发着独特的城市诗意。如同市民王女士所说:“漫步泰城,转眼就能遇见惊喜。推窗见绿,转角遇园,这样的生活像在诗画里。”

 

  目前,泰安新建及改造提升街角游园、口袋公园38个,开放共享公园绿地23处、73.7万余平方米,认建认养园林绿地2.3万余平方米,“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近年来,泰城持续完成11条道路改造提升、58处路口优化治理,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共享电单车管理等5项工作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典型经验发文推广……一项项城市管理实绩展示出泰安正以“绣花”般的匠心,践行着城市内涵式发展。

 

  理念之变

  告别城市“摊大饼式”发展

 

  何为城市内涵式发展?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理解为以提升城市内在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与外延扩张式的城市发展模式相对应。如果说,城市的外延式扩张是依靠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扩张、资源投入来实现城市增长,那城市内涵式发展则更强调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以城市的内部要素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资源。

 

  此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作出重大判断:“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当城市的发展不再是“摊大饼”式扩张,而是通过深挖存量资源,以精简、高效的模式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那这种内涵式发展的引领效应,必将深入城市发展的深层肌理。

 

  近年来,我市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系统推进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也印证了我市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逻辑:329平方千米的中心城区被清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93.66平方千米以内,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52平方千米,为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支撑。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内涵”。从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到加速济泰同城化、钢城新泰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同城化合作;从深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等行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以上,到推进新泰市、宁阳县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支持新泰市争创国家试点;从加强6个省级小城镇提升行动试点镇建设,到更大力度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肥城市打造“千亿县”。我市一项项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释放发展动力。

 

  以人为本

  彰显城市温暖底色

 

  城市的核心是人。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的需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住所是否宜居、环境是否美丽、文明是否彰显等,直接关乎群众的幸福指数。城市内涵式发展就要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泰山区上高街道魏家庄村回迁小区绿树成荫,精心设计的景观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魏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南区回迁楼交付后,村民马忠贤第一时间装修入住,他对回迁房赞不绝口:“新房子质量好、布局好、环境好,建到了群众心坎上。”“旧村改造不是一拆了之,而是考虑如何让群众住得舒心、便利。城市更新,让村民住上了期盼已久的好房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爱菊说,他们正在着力提升群众的居住环境。目前,小区整体绿化率超过40%,中空玻璃全部提升为隔热、隔音效果好的“三玻两腔”,取暖设施由城中村改造标准的壁挂式暖气片升级为地暖,同时还安装了入户直饮水设备。

 

  推进城市更新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深挖城市特色资源,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助推城市内涵式发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编制了《泰安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划定了八大重点区域、六个重点更新片区,谋划了老旧住区宜居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等十类更新任务,重点推进以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工作。目前,泰安中心城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96个,累计开工建设棚改安置住房项目153个9.2万套。

 

  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建立“点线融合、四级贯通”城市治理新模式,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0余个,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以新时代城市治理托举城市发展新蓝图,打造城市治理“泰安名片”。同时,该局加快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推动人民城市向美而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走在泰安的大街小巷,阵阵文明之风拂面而来。整洁优美的环境、秩序井然的车流、互帮互助的邻里、移风易俗的新风……这些细微之处彰显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泰安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文明的火种映照着这一方水土。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建设为民、建设惠民”理念,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将文明写入城市发展基因。这里英雄辈出,李林雨、王龙、栾留伟的名字和故事深深根植于泰安人的心中;37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建起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重要平台;庄户剧团、乡土文化能人、“泰安小美”志愿者累计开展文化文艺、科普宣传、助医助学等“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万余次;10万余名市民成为“爱泰安随手拍”用户,用手机记录身边的文明、不文明现象,为城市治理建言献策。我市的城市发展,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温暖底色。

 

  存量焕新

  激活“沉睡的资源”

 

  废弃的老厂房、利用率低的公共空间、闲置的校舍、老旧的商业街区,还有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建筑,在岁月的褶皱里慢慢成为褪色的城市拼图,但它们却蕴藏着重生的密码。这些“沉睡的资源”是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引擎,唤醒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还能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周边经济文化发展。近年来,我市在唤醒“沉睡的资源”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从新型储能产业到文旅产业,从片区改造到商业项目提升,这些有益的探索将为城市内涵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在中电建肥城2×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有序进行,目前,项目1号机组主厂房已经封顶,办公楼正在进行装饰装修。项目预计明年6月并网发电。从10兆瓦到300兆瓦、350兆瓦、660兆瓦迭代升级,肥城新型储能产业已进入成链条、成体系推进的发展新阶段。这一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得益于当地变废为宝,将废弃盐穴变身储能“聚宝盆”,找到了工业生产与绿色发展创新融合的理想路径。近年来,我市通过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肥城也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布局盐穴储能储气、二氧化碳储能、固态锂电池储能等8大技术方向,成功创造了“已建成电站容量”“在建单机容量”等8个储能领域全国第一,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和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加速落地。预计到2030年,我市盐穴储能装机将突破350万千瓦,我市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盐穴储能基地。

 

  近两年,东平大宋不夜城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行走在不夜城的华灯锦里长街上,游客感受着雄浑壮丽的仿宋建筑,在流光溢彩的灯火里,开启一场奇妙的大宋穿越之旅。让许多游客想不到的是,这里过去只是一座静态的水浒影视城,面积大、业态少,导致景区利用率低,游客稀少。“市井”的繁华离不开当地对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当地创新旅游供给,推动夜游、夜食、夜娱、夜购齐发力,开展特色活动,辐射带动周边景区,盘活联动其他闲置资产,推动文旅产业出圈。

 

  我市唤醒“沉睡的资源”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在城市更新中,我市对省级历史建筑“火车站小楼”进行保护性改造,使其焕发活力,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曾经沉寂的西岭巷,如今混搭烟火气和文艺范,成为泰安城区的一处宝藏文艺地标,游客们来到这里感受老街巷的“新生”和城市的脉搏。拥有山东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泰安市青春“TOP”榜网红打卡地等殊荣的梦泰山啤酒城,将搬迁后的老啤酒厂打造成以啤酒文化为主题的“泰安城市新客厅、美食娱乐新天地”,如今依然宾客盈门。山东梦泰山啤酒城有限公司招商负责人赵建华说:“老厂区的活化利用,为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活力。”对“沉睡的资源”的活化利用,必将进一步激活城市发展存量,助力提升城市内涵式发展效能。

 

  记者:郑凯 董文一 温雯


(责任编辑:吴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