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泰山脚下,绿意未央、金黄初绽。一座座小城镇铺展在大地上,尽显生机与活力。从智能制造集群汇聚到文旅融合生机勃发,从项目建设的轰鸣声到群众丰收的欢笑声……城乡融合发展正在书写美丽新篇章。近年来,我市以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为抓手,推行“一镇一品”差异化战略,多点发力、重点帮扶、高效推进,激发试点镇发展潜力。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48个小城镇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11.14亿元。
省级卫星镇:融入发展潮流,展现新城担当
作为连接城乡的小城镇,无论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还是在乡村发展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22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2023年,我市6个镇入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其中,岱岳区满庄镇入选省级卫星镇,泰山区邱家店镇、宁阳县磁窑镇、肥城市石横镇入选省级县域次中心镇,东平县老湖镇、新泰市西张庄镇入选省级特色专业镇。去年8月份,我市召开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现场推进会,推动小城镇创新提升实现新突破。一系列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助力我市小城镇“镇”兴一方。
日前,在华能泰安2×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现场,主厂房基础浇筑及循环水进水管道安装等施工有序进行。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9万千瓦,对于进一步丰富电网调峰资源,提升区域电网可靠性,实现地区电网、气网双向调节,加速构建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有着重要作用。这一项目的建设,是满庄镇、大汶口工业园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也体现出小城镇积极融入城市建设的担当。
作为省级卫星镇,满庄镇积极打造生态绿洲、宜居福地、工业聚集的泰安南部新城。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华能热电联产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华伟重工年产2.8万吨核电换热器等5个项目加快建设,玻纤年产1400吨低介电玻璃等10个项目顺利投产;岱岳金属材料产业园等2个项目入选2025年市重点建设项目,汉威集团入选2025年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当地投资2600万元,推进漕河流域(满庄镇段)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工程,高标准整治镇域内河道;投资3000万元,实施满庄镇防洪排涝治理工程;完成了胜利水库南干渠太阳部落段改造工程。太阳部落游乐设施升级、天颐湖沙滩游乐园建设等文旅设施的焕新,更是进一步将当地文旅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县域次中心镇:筑牢产业根基,打造发展亮点
徜徉在邱家店镇王林坡村的泰山炊烟巷,热闹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古法花生榨油坊里香飘四溢,老面馒头坊里热气腾腾,手工粉皮坊中晶莹剔透的粉皮爽滑筋道……作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王林坡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和游客。这里承载着市民的乡村田园梦,也见证着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美丽蝶变。
近年来,我市聚焦小城镇创新提升“规划设计、产业提升、设施提标、服务均衡、环境增效”五大任务,深入挖掘试点城镇优势产业和发展特色,打造县域次中心镇发展新亮点。
泰山区邱家店镇持续做好产业融合文章,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渠道,先后在智能制造、纺织服装、苗木花卉、现代食品等领域赋能发力。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基地项目通过工信部验收顺利竣工投产;高标准承办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建成泰山区首个现代食品产业园……一项项产业融合举措,筑牢了当地创新发展的基础。文旅融合更为其注入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
磁窑镇位于宁阳县中东部,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越。自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当地围绕规划设计、产业发展、服务功能、综合环境、要素质量五大领域精准发力,不仅高质量完成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及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系统性重塑城镇空间格局,还依托两大省级园区,构建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产业集群。投资2亿元的中储粮粮仓项目建成投产;年产4300吨的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主体车间竣工;年产3500吨的特种玻璃项目一期顺利达产……一个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与此同时,当地围绕“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全域推进服务能级跃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优化要素配置效率,破除发展瓶颈,营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全力建好县域次中心。
肥城市石横镇则聚焦小城镇创新提升核心任务,围绕化工新材料和医药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借助方舟未来化工产业园平台载体,锚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以及生产进口替代产品,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比如引进的北京光引聚合科技有限公司BCB光刻胶项目,采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专业团队自主研发的光刻胶技术成果,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光刻胶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填补了泰安市刻胶招引领域的项目空白。
省级特色专业镇:赋能特色产业,书写民生新篇
伴随着东平湖开湖,东平县老湖镇上热闹非凡。游客们来到这里,赏湖光山色、看捕鱼盛景、品湖鲜美味,享开怀自在。老湖镇坐拥美丽湖景,被称为“岱下江南”,是山水胜景与人文历史交融的典范。在省级特色专业镇试点中,该镇以“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赋能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展销本地特色产品,打通农、渔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休闲旅游附加值,持续推进休闲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如今,这座东平湖畔的特色小镇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小城镇创新提升是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作为省级特色专业镇试点,新泰市西张庄镇以居住社区化、设施功能化、产城一体化“三化”联动为发展思路,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样板区,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代理点和孟氏医疗健康养老苑,推行“一站式办结”,完善社会保障与养老体系。当地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以毛呢纺织产业为基础,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5.6亿元,形成从梳毛至服装生产的一体化产业链,建成了1.2万平方米“小镇客厅”,以产业提质激活发展动能。西张庄镇已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城镇布局。
“我们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规划、推动小城镇创新提升试点工作,打造泰安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样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我市出台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有关行动方案和实施意见,聚焦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以产城融合、能级提升等强化镇村连接,同时细化试点路径,明确具体目标、任务与机制。同时指导6个试点镇定制“规划蓝图+任务清单+项目台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施方案,确保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加强与财政、人行、金融监督管理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泰安市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重点项目“项目库”,实行季度调度,对入库项目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我市将全面深化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以科学规划再更新、产业兴镇再提质、民生福祉再跃升,推进全市小城镇整体提升。
记者:郑凯 通讯员:袁宁 李冰 (责任编辑:吴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