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泰安 >

白马石;建成理想家乡需要每个村民的“流量”

时间:2025-09-29 09:18来源:未知 点击:

  大众网记者 田阳 吕雯雯 泰安报道

 

  “大家好,我是泰山脚下白马石村80后村干部史洪波。”今年7月,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两委”成员史洪波在自己的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介绍家乡建设的短视频,村里的乡亲们看到后觉得无比新奇,纷纷点赞。之后的两个多月里,史洪波陆续发布了26条短视频,几乎每一条都在介绍着白马石村的村风民情。村干部成了“网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最近一段时间的白马石村似乎格外热闹,村里陆续开起了茶摊、咖啡馆、面包店和小酒吧,吸引了不少人来打卡。临近国庆假期,史洪波的心里也更加急切。“我们专门拿出了一块区域来进行打造,这条街上的第一期业态已经按照我们的预期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督促他们把好质量关,我们就给店主门做好服务,帮他们宣传和解决实际运营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共同努力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史洪波告诉大众网记者,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流量进村,让村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史洪波一头扎进了旅游行业,“那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文化大使一样,每天带着五湖四海的朋友游览山河,给游客讲述齐鲁大地的历史文化和动人故事,也把家乡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他们。”直到2018年,而立之年的史洪波迎来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作为土生土长的白马石村人,史洪波在当年的村委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党支部委员,能为村里做点事,他觉得光荣。“既然是被老百姓一票一票投出来的,那我更要全身心融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

 

  村子很好,但还可以更好。坐落于泰山脚下的白马石村有着500多年栽培石榴的历史,石榴种植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随着文旅产业的兴盛,背靠泰山的白马石村“两委”班子瞄准了流量兴村这一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史洪波成了“网红”。“流量进村这个事情谋划了很久,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的鼓励和支持下,本着时不我待的原则,我就硬着头皮上了。”史洪波告诉大众网记者,村里既然决定了要发展文旅产业,以后会迎来更多业态和商家,这些商家需要流量,需要村里去帮助宣传。同样,有了更大流量,才会有更多商家和游客愿意到白马石村来。

 

  史洪波介绍,现在村里会邀请一些专业性的团体来给村民讲述短视频拍摄技巧,对喜欢拍摄视频的村民进行培训,让他们都拿起手机用自己的镜头来记录和宣传家乡。当流量成为矩阵,白马石村离史洪波心中的“乌托邦”就更近了。“我心目当中的白马石村,首先,老百姓肯定是幸福的,村庄发展不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第二,老百姓都要参与进来的,都有一个很可观的一个收入;第三,外来游客来旅游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感;第四,这个事情能够传承下去,子子孙孙都能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福利。”史洪波说,自己有两个孩子,自己希望她们将来能够承欢膝下,平安、幸福地生活在这里,所以现在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上一代人,也不是为了自己这一代人,而是给下一代人留下一个更好的乡村。

 

  史洪波的视频为白马石村带来了更多游客,这也让他有了更多信心。“拍摄短视频以来,我能明显感觉到来村的人多了。一些朋友或者认识我的人看到了,会主动过来打招呼,对我们村这种宣传方式很认可。”史洪波记得,当自己在社交平台发布第一条短视频后,高流量的播放和点赞带给了自己鼓励,“内心坦荡地去做这件事收获了大家的喜欢和认可,也收到了网友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多的是引导我们不断去完善和更正发展规划。”

 

  对于村庄现在的发展规划,史洪波坦言,本着对村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村“两委”也在不断摸索经验。除了划点试验,也多方拜访专家学者,寻求最优方案。“做事情,谁都无法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目前来看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至于短视频,我也会在工作之余继续拍下去,继续介绍我们的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时机成熟的话也会开直播。”史洪波说。

 


(责任编辑:吴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