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 > 文化 >

【泰山文化】泰山游记

时间:2016-07-12 10:20来源:泰山风景区官方网站 点击: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是历代帝王必定朝拜的仙山,泰山是传说中与天连接的神地,泰山的确是一座值得游人观赏的山……

 

  再次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新的感受。不仅仅是山的美丽景色,还有那值得回味的人文景色。

 

  车子从泰山脚下驶上了盘山公路,这里的景色很美,就好像一幅山水画。在这样的图画里走不多久就可以看到冯玉祥的墓碑。简单而又真实,冯玉祥当年曾经在这里隐居过,当他看到这里的人民每天经过一条河是很不方面,而且有的时候很危险,于是他就帮当地的居民修筑了一座大桥,方便了当地的居民,他在这里时也做了不少的好事,所以他很受当地人民的尊重。冯玉祥不止一次地在这里住过,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于是在他死后就葬在了这里,人们为纪念他为他立了碑,渐渐地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盘山公路很陡,可是比较安全,在这里你可以不用提心吊胆,而且沿途的风景也很优美。各种各样的树树立在两旁,好象天然的公路卫士。沿途还有一些仿古的建筑,据都是一些渡假村,那些建筑建的很独特,一般都是不对称的,形状怪异,不过很是吸引人的。我们这次上泰山是要寻找另一种不同的感受,坐索道上山。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就到了中天门,在这里我们还没有仔细地看看,就匆匆地上了索道。坐索道的人不多,刚开始我们坐到里面的时候不是很害怕,可是当一开始上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晃,其实那不是我在晃,是吊箱在晃,我还真的有一点害怕,不过我看了下面美丽的景色后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了。太美丽了,到处是绿色的树木、小草和岩石,还可以看到一些正在努力地往上爬山的人以及一些建筑。我和朋友在吊箱里开着一些玩笑,很快我们几到了南天门。下了索道心里就平静了许多。出来后顿时觉得浑身凉爽,山下那种燥热的感觉没了,只有凉凉的快意。我好象在这里住下,不要下山……

 

  安顿好了,我们就出了南天门宾馆,想在山上观赏泰山的夜景。我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太阳就要落山了,山上的人很多,我们在周围转了转。听到有人叫了起来,我们不约而同地向那里看了看,看到了泰山的夕阳。那是即将落下的夕阳,红红的像一颗明珠,在周围云雾和山峦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的抢眼。风起来了,凉凉的,云雾也被吹了起来,夕阳在云雾的遮掩下,扑朔迷离,若隐若现,伴着树叶沙沙的声音,就形成了一幅绝好的“夕阳斜照”图。游人们都赞不绝口。

 

  夕阳还是走了,可是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遗憾。天暗了下来,可是山上的灯够亮了起来,天街被那紫白色的光照的那么漂亮,仿佛我们只要过了这牌坊就真的到了通向快乐净土的天梯。这时的人还是很多,他们有的坐在两边的石沿上休息,有的在拍照,很多很多……我们走上了天街,那里有好多的小店,卖着纪念品,我们知道那不是我们想要的,于是我们就往前走了走,又过了一个大牌坊,我们在那里靠着石沿站住了。那时的天已经很黑了,山下的灯有的亮了,星星点点,没有规律,时有时无,当时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取名叫“天街”在这里你的确感觉自己像在天少上一样,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万家灯火。我有一种想大叫的冲动,于是和朋友们一起叫了起来,我们笑者,叫着,在这里没有人会认为你不正常,因为的确在这里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冲动,这里实在是太神奇了。

 

  天色更黑了,我们回了宾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看日出。

 

  “起来了”朋友的叫声让我再也睡不着了,我们起来了,跟随着那里的服务人员去山顶看日出,出了宾馆真觉得与一些冷,可是走了一会就没有这种感觉了。一路上我看到好多的老年人,他们也在队伍之中,他们有的还拄着拐杖,我心里想今天一定能够看到日出的,因为有这么多的老年人和我们一起。果真,我们没有失望。

 

  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好,没有很多的人。大家都在焦急地等着日出,我们也不例外。刚开始的时候,东方的天空中有的只是层层的云雾,看不到什么迷人的景色,山顶的风很大,好象不一会就将那些云吹散了,可是大片的云又出现了,但也很美丽。起初是黑色的片云,然后就变成了红色的片云,在深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显得很恐怖,然后越来越红,黑色、红色、蓝色、白色交织在一起,变换无穷,最后都混成了暗黑色,可是还有一些白色。很快地,东方出现了一点红,太阳就要出来了,在地平线上,红光闪闪,显现了一个红色的小镰刀,一眨眼的功夫,太阳就跳出了大半身,周围被染成了红色,可还是有一点的黑色阻挡着太阳。终于,太阳,生气了,它使劲地拨开云层,露出了甜甜的笑脸,我们也舒了一口气,它出来了,霸气地把周围都染成了血红色,它慢慢地升了起来,最终挂到了东方的天空上。

 

  天亮了,红色渐渐褪去,天变成了蓝色,也很美。

 

  日出结束,我们走到了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是泰山最高的地方,上面建有玉皇殿,院落里面建有一个大园池,周围挂满了锁和许愿带,两边还建有配殿,供奉着十二生肖的主人象。出了殿,可以看到无字碑,我记得好多地方都有无字碑的,据说这块是汉武帝或汉章帝东封泰山时建的。沿着阶梯走不远就可以看到“丈人峰”,在古代把丈人都称为“泰山”,这还有传说呢!传说唐玄宗封泰山是命宰相张说为封禅使,张说让他的女婿郑镒代劳,仪式完毕后,郑镒升到了五品官,玄宗问他飞升的原因,郑镒无言以对。旁人就说这是封泰山的功劳,实际上是暗指张说任人唯亲,后来就把岳父称为泰山。

 

  顺着阶梯我们走下了山,在路途中又看到了一个小的建筑群,这就是青帝宫。进了正三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鼎,上面也有很多的锁和许愿带,再向前就可以看到正殿,里面有三尊塑像。门口的道士告诉我中间供奉的是青帝,主宰吉祥和幸福,东面是文神,主宰学运,西面是武神,主宰武运。他还告诉我们那天是道教的黄道吉日,是青帝显灵的日子,所以整个大殿都放着宗教的歌曲。出了正殿,也有配殿,东面是供奉的观音菩萨,西面现在已经是一座展楼了。在那里,我看到好多的人在许愿,烧香,人们的脸上都很严肃,那时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天有那么多的老年人去泰山了。随着歌声,我们出了青帝宫,又顺着石级往下走着。

 

  我们来到了碧霞祠,这里是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庙宇,人们习惯称她为“泰山奶奶”。这里是一个建筑群,据说创建于宋代,原名“昭真祠”直到清代才改为“碧霞祠”。这里布局灵巧,具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看到好多的人来这里拜祭,我才觉得泰山的伟大和重要。是的,道教的名山,会永远承载人们那颗也许很脆弱的心灵。

 

  泰山,在早上8点多我们游完了。马上我们就要背起行囊开始我们下山的旅程了……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