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 > 文化 >

泰山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时间:2016-08-19 11:25来源:未知 点击:

  

  泰山一带的饮茶习俗历史悠久。唐朝茶圣陆羽,在他写的《 茶经 》中曾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可见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遍及全国,家家户户象吃饭一样,每天离不了的。泰山一带本来不产茶,所饮之茶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大部分来自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省。近几年,泰山脚下从南方引进栽培茶树,产茶称“泰山茶”,质量味道稍差。 泰山周围的群众最爱饮的茶有珠兰茶、茉莉花茶、干烘大茶(俗叫“莱芜干烘”,大部分山区,农村的群众都喜爱饮)。对于绿茶生茶一类,不很喜欢。当做龙井最好,但是贩来的较少,一般群众也喝不起,价格太高。 过去生活困难,老百姓还自己制造些所谓的茶自饮。如桑叶茶、枣花茶、石榴花茶、槐角茶、梨茶、金花茶等。当然这些自造茶必须加工,有的煮、有的炒、有的经霜后再备起来用。这样的茶料,一是经济实惠,二是也能防病治病,保养身体。比如桑叶茶,除了色好外(金黄色),香味浓郁,能清肝明目。金花茶,不仅香甜可口,还能解暑降温。槐角茶更是群众常饮的一种茶,具有通便、清痔、去火、解毒等益处。 泰山人饮茶,比饮酒还讲究文明、雅致。特别是爱饮茶的人,一是对茶很讲究,茶具要美观大方,最喜爱用宜兴紫砂茶具,用泥子壶、碗,还有将泥子壶用豆子撑破后,再用小铜锔子锔起来,而且是壶上的小锔子越多越显得美观、别致、高贵、很有风趣。烧的开水也很有讲究,必须是煮沸的开水,最好是山泉水。用的柴禾也不同,常饮茶的对用什么样的柴烧的开水都能喝出来,最好用木柴 。 倒茶时必须闷到一定程度,而且要少倒、勤倒。有句俗话说:“茶要浅,酒要满,饭要饱。”绝对不能将茶壶倒空了,倒茶最忌讳的是将茶壶倒空后,再冲开水,因为茶叶是个怪,再好的茶,再新的茶,那怕第一壶才饮,若倒空了,马上就变黄色、白色,也就是没有味道了,好比是冷茶一样。其次倒完茶水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只能朝没人坐的方向,如桌子周围都有人就朝主人,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过去有句俗话,“喝酒喝得起,喝茶喝不起。”这里指的不是经济上,主要是指时间上喝不起,说明喝茶讲究多。大部分家庭以喝茶作为热情招待客人、朋友的一种礼节。客人、朋友、甚至随便来玩的只要到家里,先沏茶,后备酒饭。有时在外面遇上人客气地与人家打招呼:“到我家去喝茶吧!” 在走亲串友饮茶时,还要注意,客人不能随便将茶根倒掉,因为只要泼了茶根,主人就不再往杯里倒水了,认为你喝足了。而且倒茶根,特别是喝一杯倒一杯,对主人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别人的厌烦,说这种人没学问,没家教,不懂礼貌。


(责任编辑:吴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