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将台街、点将台东街、校场坝中街、校场坝五街……成都这片街道的名字着实不一般,那天的故事就开始在这里。 相传这片区域在以前大致就是操练场,承担着射击靶场、会操与武举的职能,只是使用频率并不高,所以这片宽阔的场地在闲置时就成为了市民的休闲场所。
成都人的休闲生活实在太过有名,想必也能想象是什么热闹场景。一来二去,这里成了现代成都职人午时休憩充电的场所;谁曾想,在这里吃一顿午餐,也依旧如同一场操练? 两位饥肠辘辘的职人走在还有点阴秋秋的春天。短头发那位是外出小组长,此刻表情还有点懵,大概还没从工作中走出来,她望着路牌想: “点将台、较场坝,以前这里操兵练将的场景该是什么样?那些操练完的将士会去干嘛?士兵和将领一起吃饭是否也像职员和老板一起吃饭的心情?”
这两位职人是专门从一个地铁站之外赶来的:原因无他,想来试探一番成都餐饮江湖的边界尔。 东大街CBD名声在外,这边虽是工作餐居多,但选择非常丰富,再加上老街老巷的温情,那些能化解疲累的快乐东西,这里应有尽有。 初来乍到,两位闯入者不停打望沿途摊店,个个都似不世出的高手:磨刀的老人面目和善、声音清亮,让人怀疑他大概是“扫地僧”一般的高人;洗葱的店员,剥葱皮、摘坏叶、切葱须,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正当短发小组长估算着街头高手们的段位时,长发小兵说出了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吃啥子?” 话音刚落,刚刚街道上还空阔得能让人产生穿越遐想的清净,马上就被打破。 周围写字楼的职人们倾巢涌出,人群迎面而来。虽然两位都经历过虎口夺食的学员时代,但此时,像是面对练习冲锋的士兵,她们感觉到自己手无寸铁,才惊觉既然来踢馆,就应当带上武器防身才对。
而结束了上午操练的将士们,面对“吃啥子”这个巨大的考验时,要经历的不仅是与同期战友们的对抗,更要与店家老板们斗智斗勇。 戴着工牌的女孩,尝试向味道一绝的炒面摊老板询问独家配方。老板就像是有绝招的高手并不打算交出他的武功秘籍,发自内心骄傲地拒绝了询问,风轻云淡地说道:“我十几年摸索出来的配方莫法给你说哈!”
回到“吃啥子”的问题上,一个成熟的美食街区,隆江猪脚饭、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和沙县小吃,这四家传统巨头当然要有,而且势必要开上好几家分店,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势力。
作为精致的都市女将,这些当然不是她们的首选。此刻女将们的脸上,你看到的还是迷茫。 短发过了很久也没回答出“吃啥子”这个问题,作为小组长,她只能假装知道什么似的胸有成竹地对小兵下属说:“那我们再看看吧!”
然而再走也没有什么用,这条街可能就是美食纠结症患者的修罗场: 自助餐店老板呈上刚出锅热乎的芋儿鸡,笑着吆喝喊你随便舀;不想吃简餐,日料、蟹肉煲、某点评软件排得上前10的中餐店应有尽有,你也可以去会上一会…… 男兵女将们为了获得午餐,需要一番智力上的思量;而店家们之间的比拼才真是真刀真枪的较量:1点点、丸摩堂、书亦烧仙草三家奶茶店开在一起,正面较量,你选吧,哦,对了,对面还有两家。
下面这两家,就开在隔壁子,更是毫不避讳同行。一个是“米线哥”,一个称“米线王”;望进去两家也是坐得满满当当,不知道谁更厉害了。
“吃啥子”的问题还在继续,于是短发分析了起来:似乎男兵们比较喜欢硬核抵债一点的食物,女将就不太好总结了,分散在各处。 直到这家店引起了二位的注意,短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想去问一下豆汤饭到底对男兵们有怎样的魔力?
戴着头盔、穿着统一制服的骑手,在街上挤密的人群里,如入无人之境地穿行;不知不觉,“吃啥子”的心理战已经到了不允许犹豫的白热化阶段。 兵行至一家面店门口,两位女将突然发现居然有人用上了名品盾牌来占座,真是有恃无恐;她们顿时理解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的精髓,肚子里也打起了冲锋鼓,不允许再有任何的迟疑了。
最后的战役结束在了较场坝东五街的路口的一家豆花面,此时第一波冲锋陷阵的士兵已经开始退场。 趁此良机,两位女将迅速占领刚刚打扫完毕的战场,手起刀落,点单落座一气呵成,与店家也配合默契。兵贵神速,战果终于呈现在眼前。
滑嫩的猪肝是为了长期使用电脑而干涩的眼睛而准备,以使得她们耳聪目明次次百步穿杨;酥脆的馓子和柔软的豆花为朴实的面条加入口感上的层层递进,让人很好就理解了带兵打仗的“层次感”的学问;厚厚的佐料也是粗放型,一眼看来就有七八种,面条绝对不会寡淡无味。 一边吃着,老板叉上腰在门口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如同得胜归来的将军,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正在接受犒赏的将士们。
等二位收获满满再次在街头鼓腹而行时,战场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士兵们鸣金收兵如潮水般褪去,各位店家终于也可以出来喘上一口气。 刚刚还摆满街边的桌椅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在两侧的写字楼里,职人的另一场战斗悄然开始。
两位职人的中午时光,也随着快速回归安静的街道而结束。在心满意足中,两位加快了脚程,回到下午的工作中。 这天只是漫长的职场中普通的一天,但这场在较场坝进行的外出午餐操练,确实又给了两位女将再次冲锋陷阵的力量。
— THE END — 编辑:Leslie 设计:陈霜奕 (责任编辑:吴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