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舆视点 >

女医生给自己做胃镜 角色互换引发网民点赞热议

时间:2017-07-28 16:44来源:泰安新闻网 点击:
一、事件回放:
       近日,泰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二科的女医生李晓沛成了网红,原因是她给自己做了一次胃镜,有同事拍了视频放到网上。这是一段时长为3分13秒的视频,视频中一位女医生一边盯着正前方的显示屏观察情况,一边右手持胃镜插入,左手控制角度钮调整角度,视频中夹杂着“躺着做,胃里也难受”、“这不仅是考验技术,更是考验耐力和毅力”等声音,还有不时的干呕声、咳嗽声。
       随后,《齐鲁晚报》记者跟进采访。李晓沛说,视频是同事临时起意录下来的,当时就是觉得挺有意思,也没想到火不火的问题。消化内二科日常工作里最多的检查项目是胃肠镜,工作后她就曾让同事给她做过一次胃镜检查,那时是为了体验患者的感受。“以前别人给我做过胃镜,胃里明显感觉到恶心。这次也是想体验一下自己给自己做胃镜的感觉,看看操作起来有没有难度。”
 
二、总体舆情态势:
(一)舆情态势
 
图1.热度趋势图
 
       舆情监测系统平台显示:从7月22号0点到7月23号23点,关于“中心医院女医生给自己做胃镜:为了以后减少病人痛苦”的互联网舆情数据达到(11049条)。舆论最高峰出现在7月22号22点微博有(884条) 数据。截止7月23日单视频阅读量已达1300多万,文章累计阅读量已达9800多万。从报道情况分布来看,这一事件引起多方关注,各路媒体报道也呈“百花齐放”态势。
 
图2.事件热词分布
 
       热词分布来看,胃镜、女医生、体验、病人、减少痛苦等正面词频极高。
 
(二)舆情信息分布
 
图3.地域声量排行
       地域声量排行的情况是,广东,北京、山东排在前三位,江苏、浙江、上海排在4-6位。
 
三、舆论关注点分析:
       女医生此举原因何在
       李晓沛医生这样做是为了出名吗?在视频火爆朋友圈之后,不免有人提出疑问。但据《齐鲁晚报》报道,李晓沛受访时表示,视频是同事临时起意录下来的,当时就是觉得挺有意思。她透露,关于胃镜检查,科室里的其他同事也都体验过,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就是跟护士们在自己身体上练习扎针一个样,我们是天天给病人们做胃镜检查的,自己都没体验过,如何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感受呢?” 
       点赞医生角色互换
       李晓沛医生并不是第一个去亲自体验患者感受的医生,新闻上我们看到过给自己拔牙、扎针甚至做手术的医生护士,我们敬佩的、需要的是他们这种精神,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而不是唯技术的冷冰冰的医疗。 
       医生见多不怪,病人大惊小怪,这种情况太多太多,医患双方如果能进行良好的沟通,角色互换,相互理解各自的需求,相信医患纠纷会大大减少,所以,有不少专家呼吁医生们要提高情商,做个有温度的医生,社会也在教育大众理解和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唯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破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
 
四、舆情研判与分析
       随着舆情发酵,泰山中心医院消化内二科的女医生李晓沛成了网红,对于李医生网友们纷纷点赞,做过胃镜的朋友们知道,电子胃镜手术是医生最直观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干呕,流泪、从开始到结束忍不住的呕吐感,这是每个患者做胃镜时的身体感受,很多患者甚至谈胃镜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做为做胃镜的医生,李医生做到了从病人和家属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亲身体验胃镜检查。如果不亲身体验,对自己当然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自己亲身体验了,就能直观体会到哪些环节最易出现不适症状。对于以后给病人检查能避免病人的不适感,让病人更好的配合胃镜检查,减少病人痛苦。
       由此想到,医患矛盾的原因固然是双方面的,伤医事件的受害者也未必都是态度不好的医生,对医闹和伤医者必须依法惩处,但像李晓沛这样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给患者留下的印象肯定要好一些。而多一些李晓沛这样的医生,医患矛盾和伤医事件或许也会降低一些。一些李晓沛这样的医生,医患矛盾和伤医事件或许也会降低一些。
       李晓沛医生这样做是为了出名吗?且不说此前她就让同事给自己做过胃镜,也不说这次是同事临时起意拍了视频并上传,就是专门做专门拍,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真做真体验,就是一种正能量。这样的医生多一些,让更多人知道,有什么不好吗?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