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照片记录1949年开国大典精彩瞬间

时间:2016-09-28 09:02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点击: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以后,还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铭记这一历史性时刻。这就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呢?这背后其实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图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本来,中共中央计划在解放全中国以后,大约在1950年1月,可能是1月1日正式成立中央政府。但考虑到国民党政权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人民军队已解放了绝大多数的土地,具备了掌握政权的一切条件;同时也要警惕帝国主义者利用所谓“无政府状态”对中国进行干涉,于是中共中央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趁热打铁,将开国大典的日子定在1949年10月1日。为什么选择在下午3时开始呢?这主要是出于防止敌机长途奔袭的考虑,因为按照此前敌机远程飞行袭击的规律,一般都是上午起飞,下午返回。同样也出于安全方面考虑,直至10月1日上午10时左右中央才通过广播电台就新中国开国大典一事向全世界发出预告。
        至于典礼地点的选定,则既简单又困难。说它简单,是因为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仅提供了两处地点供党中央选择,一是天安门广场,二是西苑机场。而说它困难,是因为在这两地举办开国典礼皆有利弊,这需要党中央慎重考虑。
        天安门地处北京市中心,交通发达,受阅部队和参加庆典的群众容易集中,在这里举行大阅兵可以显示开国大典热烈的氛围;同时将天安门城楼作为阅兵台也显得气势非凡。不足之处是天安门地处北京交通要道,如作为阅兵地点须断绝交通4个小时,且紧连广场的长安街较窄,不能展开正规阅兵的行进分列式,只能允许横排步兵12路纵队、骑兵3路纵队和装甲车2路纵队通过。


《开国大典》油画,1951年董希文作


        与天安门相比,西苑机场场地宽阔,阅兵展得开,也无须阻断交通,万一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袭击也便于疏散和隐蔽,况且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此前也在西苑机场成功地举行过阅兵式。不足之处是西苑机场地处郊区,群众集中起来比较麻烦,同时也没有现成的阅兵台可供利用,另搭三个看台不仅工程大、耗资巨,也比不上天安门城楼宏伟壮观。阅兵方案报呈中央后,周恩来经过反复权衡,直到9月2日才最终决定选择天安门作为阅兵地点。


参加庆典的人们


        经过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辛勤劳动和精心准备,开国大典如期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毛泽东与其他开国元勋开始沿着天安门西侧多达100级的古砖道拾级而上,吴玉章、董必武、李济深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代表则由警卫人员抬上天安门城楼。当毛泽东的前脚刚刚踏上天安门城楼最后一个台阶的刹那间,站在城楼东侧的军乐队立即高奏起《东方红》乐曲,天安门广场顿时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看到这大家禁不住要想,毛泽东在西,军乐队在东,《东方红》怎么奏响得如此恰到好处呢?要知道当时是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电子通讯设备的。原来这是负责组织这项活动的张致祥和军乐队指挥罗浪的巧妙安排。张致祥和罗浪约好,由张致祥事先站在城楼西侧一眼就能看到毛泽东登上城楼的地方,他见毛泽东的前脚一踏上城楼立刻晃动手中的红旗;罗浪一见红旗晃动,立即指挥军乐队奏《东方红》乐曲。


毛泽东亲自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只见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以他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随后毛泽东按动电钮关,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54门礼炮齐放28响,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54门礼炮表示当时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45个单位和特别邀请人士的9个小组,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革命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左起: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下午4时,阅兵式正式开始。首先由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乘坐军用吉普车检阅三军。朱总司令在回到天安门城楼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责成人民军队尽快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话音刚落,以海军2个排为先导,步兵方队、炮兵方队、战车方队、骑兵方队紧随其后的受阅部队雄壮威武地由东向西而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检阅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检阅陆海空军部队


        当战车方队似钢铁洪流般通过天安门前时,天空中传来了轰隆隆的飞机声,天安门广场顿时沸腾起来,毛泽东也兴奋地举起手,有力地挥动着。26架次的飞机组成“品字”队形,依次通过天安门,整个空军受阅过程仅有7分半钟。鲜为人知的是,为了防止国民党敌机的袭扰,受阅飞机中有4架装配了实弹。这也开了世界空军史上飞机装弹受阅的先例。


接受检阅的空军飞行队列


        历时三个小时的阅兵式结束后,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开始了。当前面的群众队伍走到天安门前时,万千群众都被城楼上开国元勋们的风采所吸引,只有在后面群众的推动下,整个队伍才能缓缓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等口号响彻始终。
毛泽东也十分激动,他从城楼东侧走到西侧,又从西侧走到东侧,一边举帽挥手致意,一边面对麦克风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体现了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情感。


开国大典之夜,天安门广场一片欢腾


        整个开国大典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意犹未尽的群众举着红灯、红旗,从天安门流向北京城的四面八方,欢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回味着开国大典的空前盛况,憧憬着新中国美好的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反动统治的终结。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转变,并将逐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责任编辑:吴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