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华泰山文库》专家评审会上,来自国内外的20位专家学者对目前泰山文库所成型文卷进行评审。 泰山是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它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宗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去年以来,本着对泰山负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负责、对历史进程负责的态度,泰山景区专门成立泰山文化挖掘传承工程指挥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班子,全力推进《中华泰山文库》大型丛书的编纂出版。该工程旨在通过系统深入地挖掘、整理、阐发泰山文化,建成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资料丰富、载体多样,具有权威性、高水准、高价值的数据库和资料库,使《文库》成为惠及当代、传承后人的精品佳作。这也与今年年初党和国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纳入国家战略的部署不谋而合,《中华泰山文库》正在申请纳入该国家工程。 季羡林先生曾说:“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前段时间,在中外泰山研究专家的鼎力支持和关心关注下,《中华泰山文库》编纂工作进展顺利,编纂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计划用3至5年时间整理出版古籍、著述、口述影像、外文4大书系、120卷图书。目前,一期工程16卷专著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 《中华泰山文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泰山文库》古籍书系(发掘、整理),分三编:泰山志史校注编、“四库”泰山集成编、泰山宝卷编;第二部分是《泰山文库》著述书系(传承、发展),分为集成编与当代研究编;第三部分是《泰山文库》口述影像书系(记忆、形象),分为口述泰山编与影像泰山编;第四部分是《泰山文库》外文书系(影响、反馈),分为译注编与影印编。 (责任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