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客户端 新闻热线:0538-8210096

泰安新闻网

新闻热线:0538-8210096
当前位置: 主页 > 泰安 > 热点 >

泰安:产业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时间:2017-05-26 07:18来源:泰安新闻网 点击: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着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初夏时节,高新区天宝镇的万亩樱桃挂满枝头,胖乎乎、圆滚滚的果实,像玛瑙点缀在绿叶间,不仅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前来采摘,还带动了天宝镇休闲旅游的发展,点亮了当地农民的致富路。

 

  一位市民接受采访说:“以前孩子吃樱桃都是在超市里卖,甚至不知道樱桃是长在树上的,他来到采摘园之后自己懂自己摘了自己吃,感觉特别好。”

 

  天宝镇樱桃的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镇樱桃总面积已达5万亩,年产量达到4000万斤。随着天宝樱桃名气越来越大,当地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可是由于樱桃成熟期、保存期时间较短,果农们仍面临着销售难题。而电商预售的销售模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天宝镇魏家沟村的村民孙翠翠就瞄准了电商预售这一营销新模式,不仅让消费者可以充分选择自己需要的樱桃品种,还解决了因为保存期等原因影响到果农实际收成的难题。

 

  天宝镇魏家沟村村民孙翠翠介绍道:“通过电商就可以直接把樱桃,销售到他们手中,让他们吃到比较新鲜的樱桃,口感也特别好。他们回复的信息也说天宝的樱桃特别好吃,每天发四十到五十件,我们也增加一部分收入。”

 

  互联网+农业,实现了要素快速整合、交换,实现产地、流通、市场的有效对接。小小的樱桃借助网络引发着乡村巨变。而在新泰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排排崭新的农作物大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过去,这里却因为塌陷区的缘故,土地大部分都荒废着。近年来,经过改造,建立起了农作物大棚,棚内种植与土壤属性相适应的农作物;而在棚外又安装上光伏电池板,所收集的电能一部分用于加强棚内作物的光照,剩余的电量还能并入国家电网,从而增加额外受益。园区还把农作物种植区域合理规划出“采摘区”、“观光区”等模块,将单一的农业种植并入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新泰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王学虎说:“这样与传统的行业相比,第一是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再一个,传统农业来说,亩产的话,一年的产值大约在两千块钱左右,但是如果换成蔬菜大棚,那么亩产的产值会提到八万元,并且吸引当地老百姓的就工、就业,从而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与融合。”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市日前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别从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等五个方面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未来几年,我市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实现“三链重构”,加快发展“新六产”,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新兴业态增加值占农村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比例达到80%以上,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8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6∶1;全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