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舆视点 >

@平安北京 解密“善心汇”何以赢得一片叫好?

时间:2017-08-03 07:44来源:未知 点击:

  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是山东省汛期,一场突然而至的大雨可能让居民的爱车泡水报废,虽然有保险,但怎么赔,以及如何投保才能最大程度却是一门学问。“@山东高法”在#小鲁提醒#栏目中为广大车主梳理了几个关于水淹车保险理赔的常见问题,为车主们理清理赔思路、切实保障合法利益,受到大量关注。

  “@平安北京”解密“善心汇”

  近年来,传销犯罪案件持续高发,不法分子不断变换犯罪手法,利用“金融互助”、“爱心慈善”、“虚拟货币”等各种名目,策划、组织传销活动,在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秩序。近期,宣扬“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的“善心汇”就因涉嫌传销,被公安机关查处。7月24日,大量“善心汇”成员在北京非法聚集,要求释放此前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该组织高层。虽然警方的妥善处置避免了闹剧的升级,但网络上还是流传出一些与非法聚集相关的视频,意图抹黑警察形象。对此,“@平安北京”发布通报,详细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严正警告公众切勿煽动、组织或参与非法聚集。微博一经发出便引起大量关注,收获了近三万人次的转评赞,网友们纷纷为“@平安北京”的迅速反应和坚定态度叫好。

  

  

  权威的声音及时进场平息了网络上的纷争,但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传销犯罪的思考。“善心汇”通过短短数年,发展出五百余万名会员,以慈善为名敛财近百亿,组织高层被捕后,更煽动数百人冲击政府,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虽然公安机关一直严打传销,但传销活动不仅屡禁不绝,还频出“新招”,让不少民众被迷惑而落入陷阱。“@平安北京”以此案为契机,7月28日、29日,连续转载权威报道,对“善心汇”的发展和套路进行了深入解构,揭露“善心”背后的真相。相对于传统地下传销组织的悄悄运作,“善心汇”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如慈善捐款、主动邀请媒体采访等,扩大其品牌在社会的曝光度,吸引更多人员和资金的加入。但“善心汇”的实质仍是传销组织,其运营机制与传销组织的特点并无不同:发展下线、缴纳入会费、层层返利。

 

  

  

  组织传销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严重。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主要是根据实施传销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按照非法经营罪、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而2013年新刑法第七部新补增第224条,适应新形势,增加了组织、领导实施传销行为的犯罪的规定,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主要是打击组织领导传销的人员,对一般参加者,则不予追究。公安机关对传销活动严厉打击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群众进行相关“传销法”的教育:认准传销的三特点,举报有奖。政务微博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普法产品的内容形式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例开展及时权威的法律解读,积极引导社会法治风尚。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