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舆视点 >

酷骑单车删数据令人震惊!押金难退最受伤的是谁?

时间:2017-11-24 09:58来源:未知 点击:

  阅读背景

  近期,共享单车押金退费难问题引起公众关注,首当其冲的酷骑单车和小蓝单车更是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讨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有关“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的话题新闻达21401篇,微信文章5480篇,新浪微博#共享单车押金难退频现#话题引发阅读量19.2万次。

  舆情热点

  共享单车的押金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期酷骑单车和小蓝单车押金难退的现象,更是引发了公众对共享经济押金问题的密切关注。

  酷骑公司曾承诺,用户押金退还会在1—7个工作日内到账,但自今年8月中旬起,就有用户称,申请酷骑单车退押金已经超过承诺期限却一直未到账,拨打客服电话也无法接通。

  此外,还有用户反映,酷骑单车App押金没退却不再显示,余额也变成了零,用户数据被删。

  9月28日,酷骑单车宣布罢免其CEO高唯伟,而酷骑单车全国客服热线也成了空号,退押金需要到位于北京通州万达广场的酷骑总公司,但大部分员工已离职。

  小蓝单车也从今年9月开始不断曝出押金逾期未退的情况。虽然小蓝单车曾通过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承诺会在11月10日前完成用户10月30日前申请的押金退还,但截至目前,小蓝单车承诺的期限已过,仍有不少在10月30日前发起退款的用户没有收到退款。

  还有用户反映,小蓝单车App中的“押金”一栏也从“退款中”变成“未交押金”,但他们并未收到押金返还。

  11月15日上午,有小蓝单车员工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继续拖欠员工工资至2018年2月10日。16日晚,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发表致歉声明,正式宣布小蓝单车退出市场。

  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共享单车逐步被落下或退出市场,出现退押金难等问题。

  今年6月,悟空单车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公司全额退还一切投资款。

  6月21日,3Vbike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由于大量单车被盗,3Vbike共享单车从2017年6月21日起停运。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

  8月中旬以来,小鸣单车也屡次被用户投诉退押金难问题。不少用户表示,已经申请退押金一个多月,但仍未收到退款。

  随着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的问题不断发展,《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华商报》等发文进行报道,不少网民也开始在网上相互分享共享单车退押金的“攻略”,还有人把共享单车放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转卖,还有用户将酷骑单车上了私锁,并写道:对不起各位,押金不退我,只能占为己用。

  在共享单车退押金潮中,还出现了“黄牛”。 他们可以成功帮用户代退押金,前提是要给他们一笔“辛苦费”,而这笔费用有的已经超过了押金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据媒体报道,有“黄牛”在一个平台上,仅用10天时间就做成了47笔买卖,收入至少6000余元。

  网民观点倾向性

  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35%)

  @格雷特:共享单车是新兴事物,避免不了在发展中出现问题,要想实现长足发展,需强化监管,合理惩戒,既要防止其“野蛮生长”,又要避免“一刀切”。

  共享经济不该由消费者埋单(32%)

  @长白晓心: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押金不该被企业和“黄牛”共享,要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断创新才能迎来共享单车下一个春天(27%)

  @Hall of fame:要理性地判断市场,在创新中寻求蜕变,企业不能够一劳永逸,只有不断突破,建立自身独特的文化,才能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严格监管,退款才不难

  共享单车服务应共享便利,而非共担风险。解决共享单车退押金难,不能只靠企业自觉,实质监管要跟上。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之后,街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正在减色,共享单车行业正迎来下半场。

  没有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企业正面临被淘汰或被收购的结局。再少的押金,乘以用户数量,都是一个大数字。

  相关部门必须细查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与用户押金之间是否有“防火墙”,识别资金管理有问题的平台企业,将整改做在前面,以免用户蒙受损失,行业遭受诟病。

  ◆《南方日报》:共享单车押金难退上了一堂什么课?

  原则上,作为新生事物特别是可能助推创业创新的新领域,监管部门应持开放宽容的态度。然而,正如很多城市街头一夜间像“外星人入侵”一样堆满了共享单车,对由此产生的问题,相关部门也不应该“反应迟钝”。

  我们承认,有些时候不得不花钱买教训,但站在监管的角度,这样的成本应该越低越好。眼下,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花样迭出,有关部门的“守夜人”角色断不可少。

  ◆ 澎湃新闻:市场洗牌不能让消费者受伤

  共享单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是市场竞争产生的直接效应,用户是无辜的。相反,正是用户此前的支持,共享单车公司才能走到现在。公司及时退还押金,是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基本要求。

  共享单车行业市场洗牌,用户权益应有保障。企业失联、退押金难、自行车丢光、“黄牛”退票……共享单车从“颜色都不够用了”到现在押金都无法退还,可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但不论市场怎么变,用户利益都不应被忽视。

  舆情观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然而,在退押金的环节,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却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当共享单车的运营出现问题,当押金已被挪用时,必然带来退款难的问题,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削弱了公众对共享市场的信任,对共享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伤害。

  优胜劣汰是企业竞争的法则,并且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该对其保持包容审慎的态度。但是,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在经营遭遇困难时,拉消费者当“垫背”,导致消费者押金无法退还,却是始料未及的。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如今仅靠企业的自律,显然已经很难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押金难退催生的“黄牛”代退押金,也暴露出共享经济中现有押金存管方式的问题。如何优化押金存管方式,使共享单车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影响用户的合法权益,是有关部门和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交押金的初衷是用户对共享单车的一份担保,是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一种承诺和保障,本不应用于运营、投资,更不能挪用。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开立用户押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并要求企业“即租即押、即还即退”,鼓励免押金方式;北京、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也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要求押金交由第三方管理,“专款专用”。

  目前,国内对于押金的管理使用仅有相关指导意见,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仍有不少企业虽然承诺有专用账户并接受银行托管,却并未执行。基于此,不妨更进一步规范押金用法,适时从法律上明确用户押金存管方式,对于不退押金的企业予以相应的惩戒,确保用户押金不因企业运营状况受影响。

  而对于已经无法办理押金退还的企业,有关部门要协力消费者依法追讨押金,一方面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杜绝“黄牛”乱象猖獗。

  当然,下半年以来共享单车企业的相继离场,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乃至共享经济行不通。正如美国投资人巴菲特曾说:“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共享单车企业在一次次大浪淘沙中终于显现出了自己的活力。那些在运营、盈利模式上一成不变的企业,必然会被那些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企业淘汰。这也给共享企业提了个醒:想要在共享经济中分一杯羹,投机取巧显然不是捷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共享经济的一次次洗牌中稳步前行。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徐一嘉)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