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舆视点 >

免费体检成“诱饵”,究竟该检谁?

时间:2017-12-05 09:29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 点击:

  阅读背景

  近日,四川仪陇县一家民营医院以免费体检的名义,诱骗村民到指定地点就医买药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舆情热点

  10月30日下午,四川九龙乡香炉村的广播播发了一则通知:明天(31日)早上,仪陇县外阜医院的医疗人员将到村里,为村民进行“免费体检”,请村民到村卫生室集合。这个消息对于地处偏远的香炉村村民而言,是件难得的好事。

  播发该通知的村干部表示,在播发通知前,一名自称仪陇县外阜医院的人员主动联系他,称要到村里为村民“免费体检”,体检内容包括量血压、测血糖、做B超等项目,并强调“都是免费的”。为了确定医院的真实性,他特地跟乡卫生院确定,仪陇县确有一家名叫外阜医院的民营医院。

  10月31日9时许,医疗队开着两辆面包车,带着相关体检设备来到村卫生室。据村民介绍,医疗队有3名“医护人员”,两名司机,有人负责测血糖、有人负责量血压,还有人负责为村民们做B超检查。整个上午,共有7位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炎疾病的男性村民,以及两位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村民。

  考虑到香炉村位置偏远,进一趟城需要坐几小时车,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乘坐医院的面包车前往医院治疗、开药,下午再免费将他们送回村里。这个建议被患病村民欣然接受。

  当天15时左右,9位村民乘着两辆面包车到达仪陇县金城镇外阜医院。一名免费体检时被查出前列腺疾病的村民花了534元在医院领取了一堆药品,并表示,“我们去的时候,几乎都没有做啥子进一步检查,就让我们去交钱拿药,药是他们之前就开好了的样子。”

  此外,两位被查出患有子宫疾病的村民在外阜医院接受了子宫疾病手术,加上医生开的一些西药,一共花了4000余元。两位村民表示,整个手术过程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但手术前后,并没有出具病理诊断报告,而两人目前拿到手的单子,只有一张标明“手术费”的收费单,并未标明接受了何种手术,这让两人觉得手术“不正规”。更让村民不解的是,医生给病人手术,一般会让家属签字,但这家医院手术前并没有通知家属签字。

  当天下午,医院提供免费车送9位村民回村,但此时村民的心情与上午截然不同,昂贵的药费以及“不正规”的治疗过程,都让他们觉得可疑。事后,9位村民到县城治病的经历在村里传开,有网民将此事发到网上,希望卫生部门就此事进行调查。随后,此事也引起网民关注。

  目前,仪陇县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已对此事介入调查。经调查认定,外阜医院到香炉村体检义诊活动“违反了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外阜医院退还参与体检群众的各项不合理收费,并就此事作出公开说明和道歉。然而,外阜医院迟迟未对此事进行公开说明和道歉。

  11月19日下午,有媒体联系仪陇县外阜医院,该院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不知道,会把记者致电一事告知相关人员。截至目前,外阜医院仍未进行回复。

  网民观点倾向性

 

  

  严惩免费体检骗局(35%)

  @猫的夏目:以爱心名义接农村老人看病,利用村民淳朴和善良,借机赚取不义之财,玷污了治病行医的本义。必须对涉事医院和单位进行严肃的查处。

  希望有关部门对免费体检加强监管(31%)

  @布衣流浪者:一些民营医院利用正规医院开展免费体检的福利,借机发挥,找到了“捷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免费体检的监管,净化、规范医疗市场,保护百姓利益。

  加强防骗宣传,莫被“免费午餐”冲晕了头脑(27%)

  @小紫荆:遇到诸如免费体检之类的活动,一定要谨慎,确认到底是福利还是陷阱,尤其是老人和消息闭塞的偏远地区的人,要多长点心眼儿,增强防骗意识。

  媒体观点

  ◆《中国青年报》:“免费体检”坑人骗钱,不只是医院病了

  实际上,假的免费体检在不少农村已经成为一种较大面积的公害,如果不加重处罚,还会有更多的村民在“医护人员”的忽悠下接受昂贵而不必要的手术。涉事医院要处罚,管理部门也应反思。

  按相关规定,下乡义诊应向当地卫生部门备案,而这家医院并未备案,是一家医院如此呢,还是基本都将备案制抛弃了?村民对假的免费体检不设防,也基本能折射出正规免费体检匮乏,送正规的免费体检下乡是需要补上的功课。

  一些村民对自身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一无所知,也折射出农村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医疗技术人才欠缺等现状,无法满足农村医疗需求,在这方面,不少基层卫生部门应当努力作为。

  ◆ 东北新闻网:“捂紧钱袋”“睁大眼睛”识别“免费”骗局

  医院推出免费体检本是善举,也是铸造医院形象的好机会,然而像外阜医院这样给村民先吃下“定心丸”,让其“心甘情愿”地跳进圈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医院给村里老人检查身体的一颗“真心”。

  农村医疗资源不充足,不经常体检的村民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不清楚,对于“大医院”的话深信不疑,再加之医生利用村民“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用“温言软语”攻破村民的心理防线,使村民中了圈套。

  在信息流通不发达的农村,村民防骗意识不够,基层组织对于进入农村宣传的集团没有审核条件,缺少关爱的留守老人听到医生的“甜言蜜语”,心里“暖烘烘”上当几率更高。

  舆情点评

 

  

  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的环境下,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已经出台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政策,对于部分边远地区医疗水平欠缺,一些医院也义务到基层为当地村民进行免费体检。免费体检本是医院社会责任的体现,不仅为群众体检提供了方便,也鼓舞了社会送温暖的氛围。

  然而,部分医院却从中挖掘出了“商机”,打着免费体检的名义,欺骗群众就诊,夸大病情,开高价药,以此达到谋利的目的。部分医疗机构惟利是图、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影响了人们对免费体检的信任。当人们因为担心上当受骗,而对正规的免费体检服务也拒之千里,人们也就无法享受这项惠民福利了。

  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免费体检等义诊活动的监管,规范免费体检的流程和步骤。实际上,根据原卫生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规定,义诊组织单位原则上应组织本地区的医务人员在本地区范围内举行义诊,在开展义诊活动前15日到义诊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进行提前报告说明。

  然而,现实表明,要让该项规定取得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义诊备案机制,对义诊医院严格把关。同时,畅通信息,及时公开义诊医院和地点,对于尚未备案就展开义诊的医院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行骗的医疗机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少数医院利用“免费体检”投机取巧,还在于利用了偏远地区信息闭塞的条件。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老人、基层百姓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对他们进行防骗意识的讲座和宣传,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正规免费体检形式的宣传,让好福利真正发挥作用,而针对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医疗水平落后的状况,也要推动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他们切实享受到医疗福利。

  当然,也应看到,当免费体检不再是新闻,而让“免费体检”行骗成了新闻,这也说明,更多的医院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让越来越多不便看病的百姓享受便捷的医疗福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体检的普及,全国不少地区都开始对当地居民进行免费体检,让惠民福利落到实处。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徐一嘉)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