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舆视点 >

重磅!一文读懂国家监察体制怎么改(上)

时间:2017-12-05 09:31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 点击:

  全面试点,监察体制改革受关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方案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自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近一年的时间,三地成绩斐然,监察对象人数均翻倍,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部门分设,形成严密的自我监督体系,为此次全面推开全国的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媒体和舆论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关注热度(时间:10月30日—11月9日 单位:条)

  国内外媒体普遍关注此次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我国全面铺开,解读这一日渐成型全新的监察体系。

  谁将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

  一年来,三省市改革试水,在新闻媒体、广大群众和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下,已然展示出它的成效和变化。在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决定后,1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全面介绍了国家监察体制试点工作一年取得的成绩与实效。在大众看来,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大量改革试点的细节,无疑有着样本示范的意义。

  1、完善了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

  

  改革前后监察对象覆盖明显增大

  2、健全了反腐败领导体制

  

  1月—8月有效落实主体责任,问责力度加大

  3、构建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推进试点工作,完成实际转隶人次

  4、实现纪委、监委合署办公,机构、职能和人员全面融合

  

  执纪部门机构数、编制数占总数之比

  5、实践运用调查权、发挥留置威慑力,充分行使监委职责权限

  

  ​1月—8月三省市留置人数

  6、形成监察机关与司法执法机关相互衔接、执纪与执法相互贯通的工作机制

  

  1月—8月三省市处置纪检监察干部人数

  7、探索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部门分设的内部监督机制

  

  1月—8月三省市监察机关与司法执法机关案例审理有序对接

  8、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为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实践基础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大事记(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资料整理)

  此次监察体制改革被视为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涉及到整个监察制度的重新构建。为了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两年,中央多次展开专题研究,审议部署。习近平总书记6次主持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改革和试点方案。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试点,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把党执纪与国家执法有机贯通起来,把过去分散的行政监察、预防腐败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力量整合起来。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监察体制改革的表述,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合署办公”“职责权限”“调查手段”“留置”。

  

  监察体制改革的【四个关键词】

  媒体、专家热议改革试点:重大创新和前瞻性思考

  

  试点地区监察对象覆盖六大类

  总结三省市试点经验,并在全国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舆论看来,这是中国特色反腐败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和前瞻性思考。199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监察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这次试点结果,几乎所有试点地区的监察对象都翻了一番(见上图),人民日报客户端称“实现哪里有公权力,哪里就有监督”。

  如何看待转隶?《中国纪检监察报》认为,此次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转隶,称其为过河的“桥”和“船”。试点证明,监察委员会组建后,呈现出的是党纪检查、廉政调查和反腐侦查相互独立、相互衔接和相互配合的崭新格局。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吴建雄表示,这将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如何看待用留置取代“两规”?留置取代“双规”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一个细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冯向辉认为,留置取代“两规”结束了“两规”23年的历史,实现了党纪与国法的对接,标志着反腐败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走向规范化与法治化的新境界。

  谁将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此轮改革试点中,有一个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谁来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称,纪委与监委合署办公,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不是权力大了而是责任大了。此外,按照相关制度设计,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大产生,还将接受人大和社会的监督。多重监督特别是不断加强的内部监督,将严防“灯下黑”,保障监委的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刘星星)


(责任编辑:张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维码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