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更好的满足全市人民体育健身需求,近日,泰安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泰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 53%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0%以上。全力推进“全国登山户外产业示范城市” 和“国际知名体育休闲城市”建设,形成一批具有泰安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项目,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与土地保障。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提供体育服务、参与场馆运营。逐步完善市对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全民健身的财政投入。落实好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 二是建立全民健身评价激励体系。把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的内容。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支持单项体育协会研究制定运动项目业余等级锻炼标准、教练员认证体系,建立有效的业余竞赛活动激励机制。加大居民医保卡健身消费的推进力度。 三是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体育干部和全民健身社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研究、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加大对社会化体育健身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大学生、退役运动员等从事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和体育教学工作,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创业扶持范围,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优惠和补助。 (责任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