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孙征)近日,山东泰安国资委组织委机关人员和市属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考察华大基因检测中心、泰山保安服务公司金融外包服务基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柔性导电背板、高端粉末冶金净成形暨金属3D打印、长城驾校训练基地、东岳检测线搬迁改造等部分重点项目,现场调度项目建设情况。 集中考察结束后,召开了国资系统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泰安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刘太荣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泰安国资委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国资国企发展的“第一抓手”,通过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带动、创业投资基金培植、领导干部包保、定期组织现场考察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动国资布局优化、国企转型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是选好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金融、财税以及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重点筛选确定“三强”(即行业竞争力强、区域拉动力强、财税贡献力强)项目,支持市属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夯实国有经济发展基础。
二是建好项目。立足实际强化“四个一批”建设,即深化央企省企战略合作落地一批,依托创投基金培育一批,整合国有资源民营资本推进一批,发挥国泰民安集团投资功能收购控股一批,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项目建设的层次和质量。发挥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加大央地省地合作力度,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国有体制、民营机制、有效激励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形成“项目合作-资本混合-产业发展”特色品牌,打造国资国企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是管好项目。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主动争取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在建项目,以高效服务体现“泰安速度”、“国资效率”,力争项目早建成投产、早产生效益。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属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擂台,定期组织观摩考察,营造凝心聚力、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继续落实领导干部“1+1”包保责任制,建立激励考核奖惩机制,调动起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