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金额为4756元的扶贫临时医疗救助“红包”,通过涉农一本通送到了泰山区徐家楼街道贫困居民时大爷手中。拿到“红包”的时大爷高兴地给记者算了笔账:“年后我对象眼睛做手术花了14000多元,居民医保报销后本来得花6494元,但有了这个救助我们最后才掏了1700多元。” 在泰山区,与时大爷一同领到救助“红包”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共有44名,救助总金额达31610元。“在全区46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近96%都是因病因残致贫,所以如何对症下药,让医疗扶贫政策更好惠及贫困群众,是我们精准脱贫路上需直面的问题。”泰山区扶贫办主任李汉杰说。 家住省庄镇叶家庄的贫困户周大爷也拿到了3200元的意外健康险理赔“红包”。据了解,73岁的周大爷年后不慎摔倒导致创伤性颅内出血,1万余元的治疗费用使原本困难的生活更加窘迫,这份及时到来的“红包”给他减轻了不少负担。 据了解,为让更多贫困群众病有所医,泰山区于去年10月份出台了《扶贫开发临时医疗救助实施意见》,对建档立卡的重大疾病贫困户实行“第三次报销”,采取“一提”“一降”“一扩”的办法,即提高对贫困户救助比例,降低贫困户自付比例,扩大救助病种类别,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经过居民基本医保报销和民政医疗大病救助报销后的剩余医疗费用,给予不低于70%比例的医疗报销,家庭最高年救助额可达5000元。 泰山区扶贫办副主任郑培坤告诉记者,去年10月29日起,该区为46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的意外健康险保单开始全部生效,该项保险每人保费40元,其中36元由泰山区慈善总会承担,剩余4元个人负担部分由当地街道(镇)财政垫付,主要为参保贫困群众承担意外死亡伤残、意外伤害医疗、意外伤害住院津贴、重大疾病保险金及疾病身故共五项保险责任,最高赔付标准可达5万元。 (责任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