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展露新颜 家住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东岳社区2号楼的居民陈月敏一家,这段时间格外忙碌,紧临社区主干道的家庭小院正在进行最后的粉刷。“多年的老旧小区变了样,咱社区居民也得把自家的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配合文明城市创建。”陈月敏说。 “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尽管没有资金,但我们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尽最大努力做了三件大事,让社区居民得实惠,享服务,住安心。”说起文明城市创建,一旁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凤娟打开了话匣子,细述起了社区里的“三件大事”:24栋楼的楼梯间玻璃、窗栅全部更换,堆积在楼道里的杂物彻底清理,联合爱心企业对居民家中户门上的各种广告进行清理。 如今的东岳社区,道路硬化、美化、亮化,楼体色调统一,车辆停放整齐划一,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脏、乱、差。经过多方努力和争取,社区投入创建资金600多万元,仅社区道路维修、管线更换就投入300多万元,是历年来社区建设投入的几倍。 以东岳社区为代表,上高街道城乡接合部的几个老旧小区展露新颜,极大带动了其他的村、社区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文说:“我们在继续保持去年创建卫生城市成绩首位的基础上,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工作扮靓辖区环境,全力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居民共享‘文明红利’。”
创城融入百姓生活 以民为本,创城为民。上高街道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融入百姓生活,坚持眼睛向下、民生为本,在保持常态工作不断线的基础上,坚持创建疑难症结“落小、落细、落实”,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针对早期建设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物业管理先天不足的问题,上高街道安排专项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全街道老旧小区进行“美化家园”提升改造。目前,共投入2200余万元,对凤凰、利民等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设施老化、道路破损的环境面貌。 在农村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突出人居环境整治、公民道德建设、文明风尚培育。目前,已全面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硬化路面60余万平方米,整治河道5条,清运三大堆20000余个,村均投入达37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对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实行网格化管理和无“缝隙”管理,形成“领导干部包村、村两委成员包片、保洁人员包点”的工作格局。 走进岔河社区,占地2800余平方米的道德主题公园、100余幅道德教育宣传画、13个道德模范宣传栏让人眼前一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各类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来,居民积极参与,形成了人人争上榜的良好风气,同时也激励上榜居民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现在社区‘大家庭’和居民‘小家庭’更加和谐了,打架、骂街、不赡养老人等问题基本没有了。”上高街道坚持将文明活动的开展作为创城工作的重要环节,进一步依托辖区的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使居民在活动中和谐邻里关系,提升文明素养。宣传“岔河经验”,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及时发现、培养、宣传村(社区)中涌现出的典型,打造“身边榜样”,发挥模范效应,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
多措并举促“文明” 每个周六的早7点到8点,在双龙社区活动室,社区志愿者王文博都要准时在这里带领40多名小学生学习《经典小古文》。王文博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不久前她注册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了解到邻居们都很希望孩子学习经典国学的需求后,我联合社区成立了这个学习班,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每周六早上义务给孩子们上课。”她说。群众有需求,志愿者来帮办,如今,该街道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一社区一品叫得响”、“一社区多品走得出”的良好局面,“武术进社区”、“青少年阳光课堂”等一批特色品牌脱颖而出。 此外,今年上高街道还多措并举推进辖区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目前,所有村居均设立了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嫁娶,理事会成员都会上门无偿服务,仪式程序简化,让群众丧事不操心、少花钱,喜事形式新、有意义。同时,通过宣传栏、文明一条街、张贴倡议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对旧习、陋习进行监督,及时劝阻制止劳民伤财的迷信活动,形成了“红白喜事、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良好的考核机制是上高街道强化文明城市创建的一把“利剑”。街道强化督导考核,严格检查评比,实行全面督导、定期不定期通报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责任倒追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和奖惩,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已开展8次督导检查,到辖区25个村(社区)及9所学校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并打分排名,对督导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全部整改销号。(郑莉) (责任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