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李学辉 (实习记者 郑娇娇 孙征)“剪纸艺术,成为画作的启蒙”,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李学辉受母亲剪纸的影响,一直非常喜爱书画艺术,多年来,他访遍各地画家、名师,承其精髓,练就了扎实的书画基础。从十多年前起,他开始创作孙子画,也是他开始创作圣人画作的起点。 李学辉,山东滨州人,中国孔子基金会专家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特聘画家,中国兵圣孙武标准像作者,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师从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的冯其庸先生,并于2011年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孔维克高研班深造。现目前就职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据介绍,李学辉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五百僧像尚和图》、《苦旅•孔子与七十二门贤》、《齐鲁九圣》、《齐鲁十二圣贤》、《黄河》等。其中,《齐鲁九圣》《齐鲁十二圣贤》《孙子圣迹图》等作品被制作成丝绸、集邮、珍藏册,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的礼品。
近期,他的作品集“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学辉》与广大读者见面,该画册是为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一种高规格画集。因其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备受美术理论研究者和专业艺术爱好者的推崇。
画人要画“魂” 不断研习的人物画作之路
科班出生的李学辉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学者”,在讲究技法的前提下,李学辉从未放弃对画艺的追求和探索,他认为单靠技法容易缺少灵魂,为了给作品找“魂”,他无论画什么,都会潜心研究,亲身体会。他画齐鲁九圣,他潜心研究他们平生和思想,将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捋了个遍,体会中国古代文明的精髓,画孔子与七十二贤,他把孔子一生经历和思想进行研究和总结,把儒家精神落到笔尖纸上。谈起画人物,李学辉最先画的是孙子, “主要是来源于山东人,孙子是山东人,从山东人的形象、性格、智慧入手,结合孙子是一位军事家,同时研读了许多有关孙子的书籍,结合之下创作的孙子”李学辉说这是他对孙子画的创作灵感来源。
![]() 李学辉圣人画作:孙武、孟子、老子
走遍大江南北寻灵感 苦劲韧劲是基石
“我的创作,都是所到之处的灵感。没有苦劲和韧劲的艺术不结实,要有结结实实的根基,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苦工”李学辉说。创作《长江万里图》和《黄河》时,就从长江、黄河的源头一路走到入海口。历时15年创作出《五百僧像尚和图》时,就住进寺庙,与僧人同吃同住,观察生活细节、人物形态。谈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创作,李学辉说:“印象最深的是去西双版纳写生,为近距离观察,被蜂蛰的全身都是包,一边涂着药水,一边进行绘画”。
![]() 李学辉画作:五百僧像尚和图(局部)
![]() 李学辉画作:苦旅—孔子与七十二门贤 第二章 河畔论道
近年来,李学辉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充满激情的创作欲望,创作了一系列的形式更完美更好的作品。精心塑造僧像的同时,线条超凡脱俗,融会贯通传统白描多种手法,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一心研究书画,从不言成功与否,不慕名利不炒作,只追求艺术的一份真、一份情、一份感动,用自己的真心和生命来创作。
(责任编辑:张鹏)
|